.加入臺灣評論社。
.三月,日文小說集《鵝媽媽出嫁》(《鵞鳥の嫁入》)出版,為楊逵第一本作品選集。
.四月廿一日,參加臺灣革命先烈遺族救援委員會,擔任常務委員及副總幹事。
.五月起,擔任臺中《和平日報》「新文學」欄編輯。
.七月,中日文對照本的《送報伕》(中文為胡風翻譯)由臺北的臺灣評論社出版。
.以一陽週報社名義發行金曾澄《民族主義解說》。
3月 《鵞鳥の嫁入》(無醫村、鵞鳥の嫁入、薯作り、歸農の日)
5月 文學再建の前提
5.24 臺灣新文學停頓の檢討
6.17~18 六月十七日の前後—忠烈祠典禮を紀念して
7月 《新聞配達夫(送報伕)》
8月 人民の聲を聽け
8月 為此一年哭
10.19 紀念魯迅
10.19 魯迅を紀念して
臺北:三省堂,日文。
《和平日報》「新文學」第2期,日文。
《和平日報》「新文學」第3期,日文。
《臺灣新生報》,日文。
胡風譯,臺北:臺灣評論社出版,中日文對照。
《臺灣評論》第1卷第2期,日文。
《新知識》1。
《和平日報》。
《中華日報》,日文。
.10月25日,施行日語禁止令。
.一月十日,賴和著,楊逵編《善訟的人的故事‧小說故事篇(1)》,由楊逵創設的民眾出版社發行。
.一月十五日,任《文化交流》雜誌(僅於一月間出版一期)編輯。所策劃之中日文對照版「中國文藝叢書」第一輯開始發行。
.一月三十日,下午三時與張煥珪、莊垂勝、葉榮鐘、藍更與、楊國喜等十多人參加臺中文化界假省立臺中圖書館談話室所舉行之紀念賴和逝世四週年文藝座談會,介紹賴和作品。
.二二八事件爆發,參與抗暴。四月二十日夫婦同時被捕。《謝賴登歌集》等出版計畫因此中斷.
八月,出獄,繼續「中國文藝叢書」翻譯刊行之計畫。
0 編者的話
1.15 阿Q畫圓圈
1.15 紀念林幼春先生‧賴和先生─台湾新文学二開拓者
1.15 幼春不死!賴和猶在!
1月 《阿Q正傳》
1月 魯迅先生
3.2 大捷之後
3.8 二‧二七慘案真因─台灣省民之哀訴(上)
3.8 二‧二七慘案真因─台灣省民之哀訴(上)
3.9 二‧二七慘案真因─台灣省民之哀訴(下)
3.9 二‧二七慘案真因─台灣省民之哀訴(下)
3.9 從速編成下鄉工作隊
10月《送報伕(新聞配達夫)》
11月 《大鼻子的故事》
11月 茅盾先生
收於楊逵編,賴和著《善訟的人的故事‧小說故事篇(1)》,臺北:民眾出版社。
《文化交流》第1輯。
《文化交流》第1輯。(其中〈林幼春先生簡介〉由莊幼岳執筆)
《文化交流》第1輯。
魯迅原著,楊逵譯,臺北:東華書局,「中國文藝叢書」第1輯,中日文對照。
收於《阿Q正傳》,臺北:東華書局,日文。
《和平日報》「號外」。
《自由日報》(臺中)。(署名「臺中區時局處委會稿」)
《和平日報》(臺中)。(署名「臺中區時局處委會稿」)
《自由日報》(臺中)。(署名「一讀者」)
《和平日報》(臺中)。(署名「一讀者」)
《自由日報》(臺中)。
胡風譯,臺北:東華書局,「中國文藝叢書」第6輯,中日文對照。
茅盾原著,楊逵譯,臺北:東華書局,「中國文藝叢書」第2輯,中日文對照。
收於《大鼻子的故事》,日文。
.2月28日,因查緝私煙官員之暴行引起臺北民眾激憤,針對國民政府失政,臺灣民眾暴動,為二二八事件。
.3月3日,臺灣人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3月8日,陳儀拒絕處理委員會所提之三十二條要求。
.3月9日,陳儀獲得來自大陸的政府軍支援,開始鎮壓暴動人士。
.3月17日,在臺北市實施的戒嚴令擴大到全國。
.4月22日,行政院決議撤廢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5月16日,臺灣省政府成立,首任主席為魏道明。
.三月廿八日,應《臺灣新生報》「橋」副刊主編歌雷之邀,參加「橋」副刊第一次作者茶會,此後並持續參加「橋」副刊茶會有關臺灣新文學重建的討論。
.八月二日,主編《台灣力行報》新設立之「新文藝」欄。
.八月十日,創刊《臺灣文學叢刊》雜誌。
.八月廿九日,參加銀鈴會第一次聯誼會。
.十二月廿五日,《臺灣文學叢刊》出版第三期後停刊。
3.29 如何建立臺灣新文學
4.23 給各報副刊編者及文藝工作者的一封公開信
5.17 尋找臺灣文學之路
6.22 血脈
6.25 「臺灣文學」問答
6.27 現實教我們需要一次嚷
7.6 給朋友們
7.12 知哥仔伯(獨幕劇)
7月 夢と現實
8.1 《微雪的早晨》
8.1 郁達夫先生
8.2 臺灣民謠
8.9 上任(民謠)
8.9 童謠
8.10 黃虎旗
8.16 營養學(童謠)
8.23 却糞搜
8.23 人民的作家
9.6 民謠
9.13 民謠
9.15 却糞掃
9.15 上任
9.15 生活
10.4 童謠
10.11 「實在的故事」徵稿 附:「實在的故事」問答
10.15 寄《潮流》─卷頭詩
10.15 民謠二首
10.20 無醫村
10.21 美麗之島
11.11 論「反映現實」
12.6 論文學與生活
12.15 不如猪
12.15 勤
12.15 模範村
12.15 營養學
《臺灣新生報》「橋」第96期(孫達人譯自楊逵日文作品,並加入中文篇章的內容綜合而成)。
《臺灣新生報》「橋」」第105期。
《台灣力行報》「力行」第61期。
《中華日報》「海風」第311期。
《臺灣新生報》「橋」第131期。
《中華日報》「海風」第314期。
《中華日報》「海風」第318期。
林曙光譯,《臺灣新生報》「橋」」第138期。
《潮流》夏季號,日文。
郁達夫原著,楊逵譯,臺北:東華書局,「中國文藝叢書」第三輯,中日文對照。
收於《微雪的早晨》,日文。
《台灣力行報》「新文藝」第1期。
《台灣力行報》「新文藝」第2期。
《台灣力行報》「新文藝」第2期。(即〈生活〉)
《臺灣文學叢刊》第1輯。
《台灣力行報》「新文藝」第3期。
《臺灣新生報》「橋」第156期。
《台灣力行報》「新文藝」第4期。
《台灣力行報》「新文藝」第6期。
《台灣力行報》「新文藝」第7期。(即〈不如豬〉)
《臺灣文學叢刊》第2輯。
《臺灣文學叢刊》第2輯。
《臺灣文學叢刊》第2輯。
《台灣力行報》「新文藝」第10期。
《台灣力行報》「新文藝」第11期。
《潮流》秋季號。
《潮流》秋季號。
李炳崑譯,《臺灣新生報》「橋」第176期。
《公論報》「日月潭」第242期。
《台灣力行報》「新文藝」第19期。
《台灣力行報》「新文藝」第26期。
《臺灣文學叢刊》第3輯。
《臺灣文學叢刊》第3輯。
蕭荻譯,《臺灣文學叢刊》第3輯。
《臺灣文學叢刊》第3輯。